厂房加固改造中粘贴碳纤维布工程的方案介绍
粘贴碳纤维布工程
1、 工艺流程
粘贴碳纤维布工艺流程图
2、操作要点
(1) 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对粘贴部位混凝土的表层含水率及所处环境温度进行测量。要求保证混凝土表层含水率<4%或环境温度>5℃。
(2)混凝土表面处理——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劣质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用找平树脂等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要求平整度应达到5㎜/m,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构件转角处应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应小于20㎜。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将表面粉尘彻底清除。
(3) 配制粘结剂(浸渍胶)——浸渍胶的配制,应按粘结剂供应厂商提供的配比和工艺要求进行,且应有专人负责。调胶使用的工具应为底速搅拌器,搅拌应均匀,无气泡产生,并应防止灰尘等杂质混入。
(4) 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剪栽碳纤维布:配制好的浸渍胶用滚筒或特制的毛刷均匀涂于所要粘贴部位的混凝土,涂刷浸渍胶应在底层树脂指触干燥后进行:用特制的滚筒沿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且使其平整,并使浸渍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碳纤维布沿纤维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当采用多条或多层碳纤维布加固时,各条或各层碳纤维布之间的搭接位置宜相互错开。
3、施工注意事项
(1) 粘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100mm大小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
(2) 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将抽样检验所代表的部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全部剥去重做。
(3) 一般碳纤维施工后的自检方式为目视(敲击)检查。检测标准:补强表面平整不得有胶,间隙、干纱、皱折、气泡、凹陷等缺点产生。
(4) 粘贴碳纤维布按《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如右图。
4、施工质量自检标准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中关于碳纤维布施工检验及验收标准如左图,
根据规范、设计要求,以及以往我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我司将会采用以下质量自检验收流程:
(1) 施工开始前,应确认碳纤维布和粘结剂、底层树脂、找平材料的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各项性能应满足本工程设计图规定的要求。
(2) 施工质量自检及验收标准列于下表
序号 | 检验项目 | 合格标准 | 检验方法 | 频数 |
1 | 碳纤维粘贴位置 | 与设计要求位置相比,中心线偏差≤10mm | 钢尺测量 | 全部 |
2 | 碳纤维粘贴量 | ≥设计数量 | 根据测量计算 | 全部 |
3 | 粘贴质量 | 1.单个空鼓面积<1000mm2充胶修复;≥1000mm2割除修补 2.空鼓面积之和与总粘贴面积之比小于5% | 锤击法 | 全部 |
4 | 粘结剂层厚 | 板:2mm±1.0mm | 用上述构件,用钢尺测量 | 抽测 |
织物:<2mm |
(3)粘接质量不符合要求需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100mm大小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
(4) 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将抽样检验所代表的部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全部剥去重做。
(5) 一般碳纤维施工后的自检方式为目视(敲击)检查
检测标准:补强表面平整不得有胶,间隙、干纱、皱折、气泡、凹陷等缺点产生。
检测时间:完工后3-5天,以目视或金属槌(小)检测有疑问区域。
自检缺点处理
缺 点 | 处 理 方 法 |
缺胶、间隙 | 加注树脂 |
皱折(纤维) | 磨除加补贴片 |
干 纱 | 拆除、加补贴片 |
凹 陷 | 加注树脂 |
气 泡 | 1、长度≥3cm磨除再贴覆补强片 |
2、长度<3cm | |
a.密集式—磨除再贴覆补强片 | |
b.分散式—加注树脂 | |
注:*密集式—面积10cm*10cm中气泡数5个以上 *分散式—面积10cm*10cm中气泡数5个以下 |
下列为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完成后的部分图片:
gdstmingpai14.cn.b2b168.co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