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我司承建的厚街环冈文化中心修缮加固工程为例,浅谈城市历史遗留建筑的修缮加固施工实践及经验,为保护研究古旧建筑,留下“活的”建筑史提供借鉴。 厚街环冈文化中心是一栋具有40多年历史,古香古色的老建筑物,一种历史的见证、时代的“文物”。2016年5月1日我司中标承建正式进场对环冈文化中心这栋文革老楼进行修缮加固。本工程修缮加固包括了楼板、梁贴钢、碳纤维加固,墙体、柱加大截面补强,屋面檩条、扁木换修,工序较多,工艺要求高,强化施工管理、合理安排工序,保证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关健。 文革房屋的结构一般和现代框架建筑的加固有所不同,因此及时分析熟悉砖瓦混合结构加固难点,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通过现场的仔细查看,厚街环冈文化中心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瓦屋面檩条,扁木都有不同程度的腐朽、下沉松动。按传统工序是把屋面瓦翻开后把新的檩条安装好再把瓦片盖好,但考虑到如果把瓦重新翻动一遍对瓦片损坏很大,而且现在也很难找到文革时期瓦片,所以我司考虑尽量在不动瓦的情况下对屋架进行修缮加固,这就无形中给我们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了保证房屋的使用安全,可通过加固来提高木檩承载能力。经我司商讨现有两种方案来修缮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1 附檩加固 在原檩的下部,紧贴原檩再附加一根木檩的做法称为附檩加固。 当原檩已出现断裂,不能继续承重时,后附檀应能代替原檩承重。其截面尺寸可根据荷载计算确定。为了加强原檩与后附檩之间的联结,在檩的两端四分之一跨度处,缠2圈8号铅丝。 当原檩存在断面细小、材质不好、下垂较大等缺陷,但并未出现断裂时,为了防止出现倒塌事故,可考虑原檩与后附檩工段同工作。在两端四分之一跨度处,缠4圈8号铁丝。后附檩的截面尺寸可比所需截面尺寸小些,但其截面抵抗矩W不得小于木檩应有截面W的三分之二。 后附檩与原檩之间接触不好时,应在两檩之间打入木楔,木楔要安全卡入两檩之间,不许只打入一部分、外露一部分。木楔间距30~50cm。木楔要规整,不得用碎木,并沿檩方向均匀布置。木楔与檩要钉牢。 后附檩的两端支承的檩托(俗称蛤蟆)上,檩托钉在瓜,柱上。檩托的厚度不小于6cm,宽度不小于檩径的四分之三和10cm,长度一般为30cm,也可根据钉子的排列情况适当加宽或加长。钉子数根据计算确定,一般情况用5~10个左右。当后附檩采用木方时,檩托上部要做成“凹”字形,使后附檩与檩托紧密联接,以防脱开。 2 串檩加固 原檩已有缺陷和问题,在原檩下面附檩加固已不方便,或椽子下垂较大,有些已出现断裂,此时可在原檩的一侧或两侧,另外串入新檩以承受屋面荷重,这种方法称为串檩加固。 新串檩的截面尺寸可根据计算确定,如原檩还可承受一部分荷重,也可根据新旧檩共同工作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截面尺寸。串檩的上部与椽子之间如有空隙,要打入木板**实,保证荷载能传到串檩上,同时要保证串檩支座稳定支承在大柁或二柁上。较终考虑到*二种方案的可行性比较高,加固后牢固性也比较好,因此我们决定用串檩加固法对环冈文化中心进行加固补强,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这座文革老楼将满血复活重新屹立在环冈人民的眼前。 通过上述历史建筑修缮的实践经验,探索“恢复原状”修缮历史建筑原则的实施工艺和技术,使历史建筑修缮后“不改变其原风貌”,做到修旧如旧,保留原汁原味的艺术精华。